因为一首诗,去看了一条河
老大不小的年龄上,居然因为一首诗,千里迢迢地去看一条河,而这条名为秋浦的河也没有叫我失望。
第一次听说秋浦河是在今年2月,桃源诗社的诗友小刀发给我一首他写的《秋浦河,我的母亲河》,还配有秋浦河的一些图片。我先是被那些图片所吸引 - 这是多么优美、有韵味的河啊!
我喜欢河,可能是缘于小时候老家门前那条小河给我留下的深刻记忆。
小学暑假我喜欢回农村老家。我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是一个村的,两家相距大约五、六十米,都临着河沿儿居住。一条小河从村里穿过,我跟着姨姨看她在河边洗衣服,跟着堂哥在河边看他钓鱼。午后,村里的小男孩们赤身裸体地跳到河水里游泳、戏水,不过,他们不像城里人那样说“游泳”,而是说“凫水”。
多年以后,我在移民新西兰之前又回了趟老家,再看看我父母亲从小生长的地方。那时,村子里有了很多新建的砖瓦房,不过,小河已经没有水了,河坑里很多垃圾,废弃的塑料袋在风中上下翻舞。
所以,当我看到图片上秋浦河的美丽,很有些惊讶。而小刀写秋浦河的诗,更是深深触动了我。
小刀是秋浦河畔长大的,他在诗歌中流露出的对母亲河的深情,让人感动、嘘唏。
也是因为小刀的诗,我才知道原来诗仙李白也写过秋浦河啊,而且一写就是17首。我把这些诗翻找出来一一细读,发现其中有几首是我从小就背诵过的,例如这一首《秋浦歌》。
秋浦歌
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于是,一个念头涌上心头 - 去秋浦河看看。
转眼到了四月,有一个回中国的机会,旅行途中从南往北,从北往南。于是,决定趁机去趟秋浦河。四月,江南春光正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而秋浦河,正在长江之南。
说来也巧,另一位桃源诗社的加拿大诗友小刺猬刚好也回国了,且刚好办完事,在离池州几小时车程的地方;而另一位人在南京的桃源诗友神游狐同小刀神交已久,因为与池州近在咫尺,也欣然前来。三个国籍的爱诗之人在同一天的中午从不同方向抵达。
小刀夫妇盛情款待我们一顿中饭后,难忘的池州24小时之行就开始了。一路作陪的有小刀的画家朋友王建中(楚石)老师。身为池州美协副主席的王老师人开朗健谈,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还是摄影高手,一路上为我们拍了不少照片。
午饭是在当地齐山脚下的农家饭馆吃的。这个齐山,也是大有来历的,著名抗金英雄岳飞曾带兵在这里驻扎过,还写过一首记游诗 – 《池州翠微亭》。
池州翠微亭
岳飞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看不足,
马蹄催趁月明归。
想想一生戎马征战、壮怀激烈的大英雄岳飞,居然有闲情雅兴看风景并为之赋诗,可见池州的山水多么迷人。
空旷美丽的平天湖
或许,池州的人口真是不多,大街上没有中国城市常见的车水马龙,就连当地美丽的平天湖公园都没几个人。平天湖水面如镜,市中心的高楼构成的天际线在湖水的那一端遥遥可见,仿如剪影。
去平天湖的小路很静谧,路两边风景如画。
去平天湖的小路上几乎不见车辆和行人。
平天湖水面如镜
池州市在平天湖的那一端
招手的是小刀 (左)和小刺猬
踏足大通古镇
我是北方人,对江南水乡古镇一直很感兴趣。小刀于是驱车带我们去邻近的铜陵市去看一个不那么商业化的古镇 – 大通镇。
小刀介绍说,大通古名是“澜溪”,唐代曾在此建“大通水驿”,大通因而成为著名的交通要道。宋朝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大通镇建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现如今,大通已经被列为中国特色小镇。
大通镇临着长江
小刀 (左)和神游狐
大通镇古街
古街生活气息浓郁
如今,大通镇古建筑已经很少了,小刀带我们观看的一条街倒是原汁原味的清朝建筑,没有商业性的翻新,显得有些陈旧。街两边是各种小店。有的店前挂着鱼干,有的人家把衣服晾晒在自家门前,有的店主坐在店铺门前同人打麻将,有客人来了就招呼一下。同江浙一带游人如织、非常商业化的江南古镇相比,大通镇古街显然更真实、更有生活气息。
同行的楚石老师说,他小时候,池州一代这样的古镇很多,现在已经寥寥无几。
大通镇临江,山坡上还高高耸立着一座天主教堂的钟楼,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不知当年来华的那些外国传教士在这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文化不通的地方过着怎样的生活。
大通镇天主教堂钟楼
更令人意外的是,这里还有当年侵华日军俱乐部,建筑物保存完好。
大通镇真是一个历史丰富、有很多故事可挖掘的地方。
位于大通镇的当年侵华日军俱乐部
侵华日军俱乐部建筑保存完好
秋浦河诗友会
傍晚,小刀载着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秋浦河段。汽车一路沿着秋浦河岸前行,河水依着山势静静流淌,河畔绿树成行,青山倒映水中,风光旖旎得很。
从汽车上眺望秋浦河
秋浦河深沉静谧
汽车来到下榻的河边旅舍,一行人在暮色中走过吊桥。不远处,夕阳依偎着青山 慢慢落下;脚下,秋浦河水在苍茫中无声地流向远方。
秋浦河畔的白房子是我们夜宿的旅舍
暮色中的秋浦河
夕阳西下
诗友小刀是个非常好客、体贴的主人。他安排了当地几位诗友 - 山中子、二胡、阿成、朱保平先生同我们一起吃晚饭。晚饭后,大家齐聚在秋浦河畔的一座临河小楼,海内外诗人轮流朗诵自己的诗作。
神游狐在朗诵 (摄影:楚石)
小刺猬在朗诵 (摄影:楚石)
桃源诗友同池州市诗友合影留念
(摄影:楚石)
也许,因着秋浦河的滋润,因着秋浦河水的源远流长,池州这个不大为世人所知的地方,文化气息十分浓郁。就在四月初,当地还举办过“李白诗歌节”。
大概山清水秀、远离闹市的地方容易滋养人们的文艺情怀,被我说成“秋浦河之子”小刀虽然是公务员,但他不仅写诗,也作画,还能吹不错的口琴。
秋浦河漂游
难得来到秋浦河,自然要同河水有亲密接触。第二天,我们一行人登上小划艇,开始了秋浦河上的漂游。
秋浦河的水面非常平缓,小划艇顺流而下,眼见河两岸的青山缓缓退去,而前方仍旧是无边的绿色山脉。
流淌在山间的秋浦河
流淌在山间的秋浦河
石楠树还在,女贞林还有,清澈的河面上依旧有白鹭不时飞过,但山涧中肯定是看不到调皮的白猿了。
李白离今日毕竟有一千多年了。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而一千多年前的秋浦河的美景,在李诗仙的诗中得以永恒。
坐在划艇上,漂游在这流淌着诗歌的秋浦河上,还有什么比这更惬意的呢! 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每个人的笑容都那么纯粹和由衷。
小 刀
秋浦河上的漂游 (摄影:小刺猬)
走进目连山
漂游完秋浦河,小刀带我们走进了目连山。弯弯曲曲的小路边有叮咚的山涧、有一望见底的清泉,还有小小的瀑布;绿树和青山倒映在水中,路边还有簌簌的野花、有口感甘甜的草莓般的野果。四处都是清新的野趣风景,可入诗、入画。
清泉石上流
目连山的清泉流进秋浦河,再流入长江。
(摄影:小刺猬)
静谧的绿色让我想起新西兰
四位诗友,三个国籍,相聚在同一个地方
(摄影:楚石)
楚石先生一路为我们拍照
(摄影: 小刺猬)
小瀑布 (摄影:小刺猬)
林荫步道深处,还有一个饭馆 – 目连山生态食堂,食堂的老板朱保平先生也是一位诗友,他的太太能烧一手好饭菜,还能唱本地山歌。
在食堂门口,意外见到几位戏剧艺人在讨论黄梅戏的唱腔。
戏剧创作人员在讨论戏曲唱腔
安徽,黄梅戏的故乡。席间,两位民间戏剧艺人还登台对唱了一段黄梅戏。喜爱跳舞、闻歌即舞的小刺猬放下饭碗跳上台即兴伴舞起来,让这段戏剧对唱更为难忘。
小刺猬在为黄梅戏演唱伴舞
(摄影:小刀)
食堂门前还有一只不停开屏的孔雀,孔雀旁那只漂亮雄壮的大公鸡对孔雀抢了自己的风头似乎心有不甘。(摄影:小刺猬)
这幅名为《林荫小道》的图,画的就是目连山生态食堂。 (作者:小刀)
再见,秋浦河!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梦幻般的24小时转眼过去,我们一行人恋恋不舍地与小刀和楚石老师分手,各奔东西,回归现实世界。
诗歌和远方,对人总是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它可以让人走向遥远的异国他乡,也可以让人再度在故国的山河寻觅。
优美、静谧的秋浦河、流淌着诗与歌的秋浦河,但愿此生还能再见到你!
衷心感谢热情、体贴的主人小刀(右),感谢楚石老师的一路摄影、陪伴。
(摄影:小刺猬/毛芃)
【附诗友们关于秋浦河的诗】
1
下面这两首诗是池州诗友二胡、阿成和山中子写的。他们都在桃源诗友与池州诗友的秋浦河诗会上朗诵了自己的诗篇。
2
游完秋浦河,两位女诗友神游狐和小刺猬都分别写诗抒发感怀。
3
虽然没有去过秋浦河,诗友淑文、梁山石和珊瑚也为此次几位桃源诗友在秋浦河畔相会写了动人的诗句,写下他们们想象中的秋浦河。
送孩子去
厦门夏令营吧
近期文章,欢迎阅读
视野|观点|新西兰
www.nzmao.com
微信:e2020-nz
欢迎联络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